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

【豐味品文】從番沒羅果到番檨

文 / 李杰穎

從庵沒羅果到番檨
芒果原產於印度以及馬來半島,而後陸續傳入中國、泰國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,之後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,到18世紀後才傳到巴西、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。
目前所知,關於芒果最早的中文文獻,是到印度取經的唐朝高僧玄奘的《大唐西域記》一書中,介紹到印度的花草果木時,有下面這一段話:
 花草果木雜種異名。 所謂庵沒羅果。 庵弭羅果。 末杜迦果。 跋達羅果。 劫比他果。 阿末羅果。 鎮杜迦果。 烏曇跋羅果。 茂遮果。 那利羅果。 般娑果。凡厥此類難以備載。見珍人世者。略舉言焉。
--大唐西域記,卷二
   文中的「庵沒羅果」就是現在的芒果。

台灣的閩南話稱芒果為「檨仔」(白話字:Sōaiⁿ-á)。檨字,注音符號為:「ㄕ ㄜ」。在清朝康熙年間,福建巡撫就曾向康熙皇帝呈上台灣芒果,並在奏摺中說:
福建有番檨一種,產在台灣,每於四月中旬成熟,奴才於四月二十八日購到新鮮者,味甘微覺帶酸,其蜜浸與鹽浸者俱不及本來滋味,切條曬乾者,微存原味。奴才親加檢看,裝貯小瓶敬呈御覽。但新鮮番檨,不比法製者可以耐久;奴才細教家人小心保護,將所到之數盡皆進獻,故於摺內未敢預填數目。再,武彝山茶,土人俱以巖頂新芽為最;奴才親檢芽茶,加謹裝貯,一同恭呈御覽。
---康熙五十八年「福建巡撫呂猶龍奏呈台灣芒果及武彞山芽茶折」
結果康熙看過之後批示:「知道了。番檨從來未見,故要看看。今已覽過,乃無用之物,再不必進。」

在《台灣府志》中卷十八物產二中有這樣的記載:
檨種自荷蘭,切片以啖,甘如蔗漿,而清芬遠過之。沈文開雜記:食畢棄核於地,當月即生,核中有子,或一粒二粒如豆之在筴。 (在台)檨有三種:香檨、木檨、肉檨。香檨差大味香,不可多得。木檨、肉檨曬乾用糖拌蒸亦可久藏,台人多以鮮檨代蔬,用豆油或鹽同食。
--《台灣府志》中卷十八物產二
台灣原產的芒果一般稱為「土芒果」,如前所述芒果其實是外來水果,台灣的土芒果雖然有個土字,但也是荷蘭人(約於1624-1662年間)從爪哇引進的。這也是前述清代的文獻中,稱呼芒果為「番檨」的緣故。
有趣的是,在前述《台灣府志》的記載中,有提到當時的台灣人以芒果替代蔬菜,沾醬油或鹽一起吃。雖然芒果冰、芒果青等各種芒果的新奇吃法不斷被發明出來,但是拿芒果沾醬油這種老祖先的吃法,現在的台灣人恐怕沒有人再這樣做了!


豐味文創果品-愛文芒果線上訂購單網址 http://bit.ly/fflavour

匯款銀行:上海商業儲蓄銀行(銀行代碼:011)

戶名:喜歡多元文化股份有限公司

帳號:66-1-02-00-000122-7


豐味文創果品的聯絡方式:

地址: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48號4F407室

e-mail : fflavourtw@gmail.com

TEL : (02)8772-4499

FAX : (02)8772-4499

網站:http://fflavour.com

部落格:http://fflavour.blogspot.com/


標籤:芒果,愛文芒果,芒果知識庫,枋山愛文芒果,豐味,豐味文創果品,柚子,文旦,麻豆文旦,鶴岡文旦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